

植物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朱玉贤,1955年12月生,浙江富阳人。1982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1989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1991年回国后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2002年任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4年至今任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常务副主编,小麦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棉花生物育种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及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2013年至今任教育部大学生物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农业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总体组技术副总师。主持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著有全国通用大学分子生物学教科书《现代分子生物学》(第1-5版,获得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和《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译有《PCR传奇》和《细胞的起源》。
朱玉贤长期从事棉花基因组、比较基因组及演化研究,棉纤维发育功能基因组学和拟南芥转录调控因子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成果。首次开展棉纤维中差异表达基因的大规模克隆分离工作,筛选鉴定了778个棉花纤维特异表达基因,建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大型高通量陆地棉cDNA芯片;首次发现植物激素乙烯生物合成途径在棉花纤维细胞伸长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发现超长链脂肪酸在转录水平上调控乙烯生物合成,而同时受乙烯和超长链脂肪酸调控的果胶多糖生物合成是棉纤维细胞初生壁合成和细胞伸长的限速步骤等。两篇二倍体棉花基因组的Nat Genet论文都列入世界最被广泛引用论文的前1%,而异源四倍体棉花基因组的Nat Biotechnol论文是0.1%的热点论文。以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有关棉花纤维细胞伸长发育的基础研究已在2008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在201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2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